大氣中甲烷含量 再現增長跡象

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保持在穩定水平狀態已有大約10年之久,但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AOO)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6至2007年度大氣中的甲烷濃度增加了0.5%。科學家稱,這一現象的背後可能存在永久凍結帶融化、亞洲地區工業排放增多或者熱帶濕地乾涸等因素。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在經過數年的快速增長以後,大約自1999年開始,甲烷含量就一直保持平穩。前蘇聯實行的工業改革、水稻種植方式的改變、以及捕獲垃圾場逸散出來的甲烷等措施都起到了穩定甲烷濃度的作用。但2007年的數據表明,甲烷含量可能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增長。
“看看這個圖表曲線,甲烷(濃度)呈現出了上升的跡象。”世界氣象組織高級科技官員蓋爾-布羅藤(Geir Braathen)評論說,“但其背後隱藏的機制不可預測,現在斷言這是不是新一輪增長的開始還為時尚早。”
在保持穩定水平的那些年中,甲烷濃度也有一些高低起落,其含量上升與導致山火頻發的“厄爾尼諾”現象有關。而在當前,全球氣候正受“厄爾尼諾”的反相“拉尼娜”現象的影響。
造成甲烷濃度持續上升的因素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果其增長趨勢得到確認,亞洲壯觀的工業化發展、向古老水稻種植技術的回歸以及熱帶濕地逐漸乾涸都可能是禍因。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可能來源則是全球變暖導致凍土地區、尤其是北極永久凍結帶消融所逸出的甲烷。
甲烷是造成人為氣候變遷的第二大溫室氣體。每個甲烷分子的暖化效應大約是二氧化碳分子的25倍,但它分解之前比二氧化碳在大氣中存留的時間要短。
另據NAOO的數據,同期二氧化碳濃度的上升幅度也明顯高於過去30年來的年平均漲幅。從2006年到2007年,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4ppm(百萬分之2.4),而1979年到2007年的年平均漲幅為1.65ppm。目前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已經從工業革命前280ppm增長到了384ppm。

摘自[中國]“人民網” 陳丹(2008.05.07)
http://env.people.com.cn/GB/7210561.html
http://www.savetheplanet.org.cn/big5/info/news/20080507.html